危害堤壩和綠地的白蟻雖有許多種,但造成嚴重危害的主要是黑翅土白蟻和黃翅大白蟻。因此,堤壩和綠地白蟻危害的檢查主要針對這兩種白蟻進行。
在堤壩上,白蟻主要在常水位的浸潤線以上壩體內筑巢,并以巢為中心向堤壩迎水面和背水面(圖2-80至圖2-82)修筑蟻路,去獲取生長發育所需的食物和水份。因此,在堤壩上檢查白蟻危害,主要是檢查堤壩的迎水面和背水面是否有白蟻危害跡象,如分飛孔、泥被、泥線等(圖2-83)。
在高溫季節,土白蟻和大白蟻一般不到地表活動,因此,堤壩白蟻危害的檢查最好在4~6月和9~10月進行。另外,土白蟻和大白蟻有翅成蟲的分飛期在5~7月這段時間,如果有挖巢需要的話,最好在有翅成蟲分飛期,通過分飛孔(圖2-84)的查找,確定巢群所處的大體位置,這樣可節省大量的挖巢人力和時間。
為有利于有翅成蟲的擴散、飛行,黑翅土白蟻的分飛孔一般修建在地表雜草較少或雜草較淺處。在分飛孔難以找到的情況下,還可以通過雞樅菌(圖2-85)的分布來確定巢群的大體位置。在高溫多雨的6~8月,黑翅土白蟻和黃翅大白蟻的菌圃上方地表,常常會長出雞樅菌。根據雞樅菌的分布范圍,就可圈定巢群所處的大致位置。
檢查過程中,主要檢查迎水面和背水面及堤壩頂部是否有白蟻活動跡象,特別是要檢查有草的地方。如果在堤壩上發現有泥被、泥線和分飛孔,則說明堤壩內有白蟻危害,且泥被、泥線和分飛孔越式,白蟻的危害就越嚴重。另外,檢查時還要檢查堤壩附近山上是否有白蟻活動(圖2-86),如有的話也要考慮它們對堤壩安全的影響,因為這些白蟻既可通過與山體連接的壩體侵入堤壩內危害,也可通過有翅成蟲分飛侵入堤壩內建筑新巢,成為新的危害源。 |